企業單位在員工生產勞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生產規范,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安全生產事故,單位是可能背負法律責任的。今天小編想為大家來科普一下關于安全生產事故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受益,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現在我們先來講一講安全生產事故分為幾個等級吧!
根據《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按照造成的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1、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有《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六條、《生產安全事故罰款處罰規定》 第十四條第一款 規定的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1)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后不立即組織事故搶救的,處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罰款;
(2)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遲報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罰款;漏報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罰款;
(3)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的,處上一年年收入80%至100%的罰款。
2、事故發生單位對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3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一般事故負有責任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事故發生單位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且有謊報或者瞞報事故情節的,處50萬元的罰款。
因安全生產事故受傷的員工,要向當地的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工傷職工向社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三條: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安全生產事故相關問題的詳細解釋,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咨詢大律師網,我們的律師將會竭誠為您服務。
最新法律講堂
更多法律講堂>>